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首页栏目 >
此刻新闻
“电力+算力”,青海开拓绿色发展新路径
标签:此刻新闻 | 来源:中国妇女报客户端 | 作者:马伟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马伟
大厅的电子屏幕上各类数据实时跃动,动态展示着青海省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等各类清洁能源的发电量,以及重点用能企业的能耗变化情况……
“这是在青海省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平台基础上升级打造的全省统一的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是覆盖全省的‘电力+算力’融合调度平台,更是‘电力+算力’的融合大脑。”国网青海电力公司专责马玲指着屏幕介绍。这个由国网青海电力升级打造、青海绿能数据有限公司运营的调度中心,正让太阳能、风能这些高原上的“绿色能量”,与算力产业碰撞出低碳发展的火花。
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走进青海省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感受青海绿色发展的强劲动力。
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融合发展
近年来,青海省凭借独特的地理条件,加快推动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融合发展。去年,青海省电力总装机突破7100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94.6%,新能源装机占比达70%。
“算力的尽头是电力。”青海正持续推进绿色电力向绿色算力转化,开辟绿色算电协同发展新赛道。
据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数字化部技术处副处长周冀介绍:“青海省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能够提供电网安全监控、电力算力调度、电力算力融合分析等服务。”
青海黄电绿蔚新能源管理有限公司便是受益企业之一。公司技术监督与信息化业务主管彭雨说:“我们公司共有54座电站,分布在茫崖、格尔木等地,具有小、散、远的特点。原先每个站都要派人去现场监控运营,十分不便。如今,通过集中监控,人力成本大幅降低,企业的运营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截至目前,我们已为新能源、电网、用能等290家企业用户提供服务,年均节省运营成本超2.3亿元。”青海绿能数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蔚青说。
智能调度让“青海制造”底气更足
“在这个监控网内,智能调度模型会收集、分析过去7日负荷、峰谷平电价时段,以及全省各能源出力情况等数据,然后输入模型进行训练,最终得出算力任务调度负荷曲线。”国网青海电力数字化部技术处副处长周冀指向屏幕上的动态波形,“这条曲线会‘指挥’算力中心在风电最足、电价最低时全力运转,从而实现节能减排,输出绿色算力。这样一来,每一度电都用在刀刃上,算力也带上了‘绿标签’。”
在国际碳规则日益严格的当下,青海的创新更显珍贵。“过去,国外数据库给中国电力碳足迹‘算高账’,咱们的产品出口总吃亏。”周冀调出一组对比数据:按国际标准建成的全国首个省级电力碳足迹数据库,让青海电力碳足迹较国际数据降了69%,多晶硅产品碳足迹降了51.94%,“这张‘绿色通行证’,让青海制造在国际市场腰杆更硬。”
“绿电”的价值还在向金融领域延伸。“企业用‘绿电’多,‘碳账户’分数就高,贷款利息能更低。”国网青海电力发展部规划一处处长田旭说。目前,已有超200亿元碳减排优惠贷款流向绿色企业,让“绿色行为”得到真金白银的回报。
每度“绿电”使用一目了然
在“绿电”使用的透明度上,青海同样走在前列。青海省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的“绿电溯源监测平台”,采用潮流溯源算法模型,对发电场站发出的每一度绿电进行实时数据分析,清晰展示绿电的来源构成、环境效益以及流转路径。
“7月20日,这个数据中心用电有近90%都是水电,有超过60%的电来自李家峡电站,还有不少电来自公伯峡、清水湾、积石峡等清洁能源电站。”周冀指着屏幕上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的用电构成图说道,“绿电来自哪儿、送到哪儿、用了多少,一目了然。”
这份透明,正是青海绿色算力的底气。如今,这片坐拥世界级清洁能源的土地,正通过“电力+算力”深度融合,在绿色算力发展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未来,青海的‘绿电’会驱动更多算力创新,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周冀望着大屏上流动的数据,眼中满是期待。
- 分享:
- 编辑:杨蔚然 ????2025-08-04
评论